欢迎来到中华中医网

12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

来源:www.sheijiao.com 2024-12-10

(一)走向和交接

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,交手三阳经;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,交足三阳经;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,交足三阴经;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、胸腔,交手三阴经。其中,阴经与阳经相交,是在手足部位;阳经与阳经相交,是在头面部位;阴经与阴经相交,是在胸腹部。

(二)表里相合

手足三阴、三阳十二经脉,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交流,组成六对阴阳表里相合关系。即: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,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,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;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,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,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。

相为表里的两经,都在四肢末端交接,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地方,都分别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腑(如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,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)。

(三)流注次序

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的内外上下,其经脉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,循环贯注的。十二经脉的流注,即十二经的整体循行。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,依次流至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阴肾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厥阴肝经,再流至手太阴肺经,这样首尾相贯,如环无端。

(四)体表分布

1.头面部

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部、额部;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;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及枕项部;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耳颞部。因为手三阳经止于头,足三阳经起于头,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,故说“头为诸阳之会”。另外,足厥阴经从颅内止于头顶部。


2.四肢部

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: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,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,具体如下:

(1)上肢

内侧面是:手太阴经在前缘,手厥阴经在中线,手少阴经在后缘。

外侧面是:手阳明经在前缘,手少阳经在中线,手太阳经在后缘。

(2)下肢

内侧面是:足太阴经在前缘,足厥阴经在中线,足少阴经在后缘(内踝上八寸以下,足厥阴肝经在前缘,足太阴脾经在中线)。

外侧面是:足阳明经在前缘,足少阳经在中线,足太阳经在后缘。

3.躯干部

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: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;手三阴经行于腋部;足太阳经行于腰后背;足少阳经行于体侧面;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行于胸腹部,其中,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依次为:足少阴、足阳明、足太阴、足厥阴。

(五)体内分布

体内是指胸腹腔,包含脏腑在内。十二经脉均循行到胸腹腔中。十二经脉在体内的分布,主如果指其与有关脏腑的联系,所以说十二经脉“内是脏腑”。

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系,主要有“属”、“络”关系。属,隶属的意思。十二经脉每经都隶是一个脏或腑。络,联络的意思。十二经脉每经都与其相表里经脉所属的脏或腑相联络。如此就形成了手足三阴经属脏络腑、手足三阳经属腑络脏的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系规律。即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、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、足阳明经属胃络脾、足太阴经属脾络胃、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、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、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、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、手厥阴经属心包络三焦、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、足少阳经属胆络肝、足厥阴经属肝络胆。

除此之外,十二经脉中的某些经脉,在其循行分布中,还与其他有关脏腑相联系。如手太阴肺经联系到胃,足太阴脾经联系到心,手少阴心经联系到肺,手太阳小肠经联系到胃,足少阴肾经联系到心、肝、肺,足厥阴肝经联系到胃和肺。

脏腑在胸腹腔内各有其固定的部位,因此,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系,即是十二经脉在体内分布的主要部位。

相关文章推荐

12

10

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旋复代赭汤

降气法,主治气逆不降的证候,具备降气平喘、止呕止呃等用途。以肺主肃降,“胃宜降则和”,故肺胃以降低为顺,上行为逆。肺胃发病,则其气逆而不降,以致心下痞硬,呕吐,噫气,呃逆或喘咳等证。《本草经疏》谓:“降可去升”,沈金鳌曰:“气升当降,气逆当

12

10

12年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腹部肿块的容易见到病

1.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,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,将阑尾包裹形成粘连,出现炎性肿块形成脓肿。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,腹膜刺激征象,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。B超检查可帮助诊断和定位。2.炎症性肠病10-20%的克罗

12

10

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学习辅导之刺榆皮

刺榆皮1.刺榆皮入药,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云江东有刺榆,天大榆,皮入用不滑,刺榆秋实。2.《蜀本草》按《尔雅疏》云:榆之类有十种,叶皆相似,皮及木理异耳,而刺榆有针刺如柘,其叶如榆,瀹为疏,美滑于白榆。可见,古时候即知榆类品种甚多,所述刺榆

12

10

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之邪正斗争与发病

1.正气与邪气的定义正气,简称正,一般与邪气相对而言,是人体机能的总称,即人体正常机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,包含自我调节能力、适应环境能力、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。正气有哪些用途方法有三①自我调节,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,保持阴阳

12

10

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消痞化块法

1.枳实消痞丸(《兰室秘藏》)[组成]干生姜3克炙甘草、麦芽曲、茯苓、白术各6克半夏曲、党参、厚朴、枳实、黄连各15克[使用方法]共为细末,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,每服9-12克,开水送下;亦作汤剂水煎服。[功用]消痞满,健脾胃。[主治]

12

10

2024中医执业医师辅导之中药口服给药服药量

1)一般疾病服药,每天一剂,每剂分2~3次服用。2)病情危重者,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,昼夜不停,使药力持续。3)发汗药、泻下药,如药力较强,服药应适可而止。一般以得汗、得下为度,以免汗、下太过,损伤正气。4)呕吐患者服药宜小量频服,以免

12

10

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之涩精止遗法

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秋3月以秋分为季节气候转变环节,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。“白露”后雨水渐少,秋风瑟瑟,天气干燥,故秋令主燥。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”中秋后,昼热夜凉,气候变化大。在这种气候条件下,若不注意养生保健,身体容

12

10

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

中医体质学主如果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、脏腑、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。其具体分类办法有阴阳分类法、五行分类法、脏腑分类法、体型肥瘦分类法,与禀性勇怯分类法等。1、体质分类的办法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讲解生命动的规律,说

12

10

202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

阴阳交感,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,亦即相互发生用途。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。阴阳互藏,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,即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即是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一样的成分

12

10

12年中医执业医师辅导之体质后天原因

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:体质的形成后天原因(一)后天原因的意思后天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之前的生命经历。后天原因是人出生之后赖以存活的各种原因的总和。后天原因可分为机体内在原因和外面环境原因两方面。机体内在原因包含性别、年龄、心理原因,

中医执业医师学习 热门搜索

更多>